广东金辛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/ 春季祛湿好时节~

2024-03-13

广东金辛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网


事实上,“湿”是中医病因学中的概念,泛指致病具有重浊、黏滞、趋下特性的外邪,又称为湿邪。湿邪致病有“外湿”和“内湿”之分。“外湿”与天气、环境有关,如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、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引起;“内湿”则指湿从体内生发,多由脾失健运、肺失宣降、肾失温煦,导致水湿停聚体内引起,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脾的运化功能失常,即所谓“脾虚生湿”。

外湿与内湿虽有不同,但两者在病证表现上有共同的特点,且在发病过程中常相互影响。外湿致病,易伤及脾脏,使湿浊内生,而脾失健运,水湿停聚,又易招致外湿侵袭。而且湿邪常兼夹风、寒、热邪,让调理变得更加复杂。


体内湿气重会出现哪些明显的症状

1、“重浊”状态

   头重如裹,身体四肢酸楚沉重,容易困倦;

2、“黏滞”状态

   口中黏腻,口中有甘味,皮肤黏腻不爽,大便排泄不爽,小便滞涩不畅,舌边有齿痕,舌苔滑腻等;

3、“湿邪困脾”状态

   食欲减退,胸膈满闷,脘痞腹胀,甚至出现肢体浮肿、皮肤湿疹等。

   另外,潮湿的天气很容易引起风湿病、关节痛、肌肉痛等慢性疾病的复发和加重


春季应如何有效祛湿

1、远离“外湿”

   尽量避免居住在过于潮湿的房间,天气晴好时应该常开窗让空气保持流通,阴雨天气则可使用除湿机定期除湿。
   被褥、床单、衣服保持清爽干燥,经常在阳光下晾晒。
   要避免淋雨涉水,“倒春寒”的天气还要特别注意保暖,平时洗澡、洗头后要及时擦干。


2、调理“内湿”

   中医认为,脾喜燥恶湿,脾虚则易生湿,因此,“内湿”之人要戒除掉损伤脾胃运化功能的饮食习惯,比如生冷、甜腻食物,过度饮酒等。
日常饮食中可以选用一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中药药膳,如茯苓、薏苡仁、山药、赤小豆、荷叶、木棉花等。

   此外,中医艾灸能温阳补气、健脾温肾,能缓解脾虚湿停所致的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、乏力等症状;用艾叶煮水泡脚,有助于把体内的寒湿排出体外;
适量的运动也是除湿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,但湿气重的人容易困倦乏力,所以运动形式和运动量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,可以做瑜伽、八段锦或有氧运动,微微出汗也能帮助祛除体内的湿气。


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

在线咨询
联系电话

0762-8830011